中國男人對腎虛認識的四大誤區(組圖
要說男人最害怕什么詞,“腎虛”恐怕是其中之一。《生命時報》記者在一番調查后發現,腎虛已成為不良商家逐利的,補腎同樣被夸大成風。”王小琴告訴記者,在中醫中,腎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個功能單位,并不是西醫所對應的那個叫“腎”的臟器。
要說男人最害怕什么詞,“腎虛”恐怕是其中之一。現如今,滿世界的廣告都在宣傳“十男九虛”、“腎虛就要補腎”,使不少疲于生計的中年人,只要有點腰膝酸軟的癥狀,就把它歸罪于“腎虛”,有些人甚至四處搜尋補腎保健品。
在今年“”上,全國代表鐘南山院士也曾補腎壯陽藥,他親自買下兩款壯陽藥送檢后發現,其中偉哥成分大幅超標。“有些藥品含有激素,病人吃兩三年后,骨頭碎了、斷了,很慘啊!”是否真有那么多人腎虛?《生命時報》記者在一番調查后發現,腎虛已成為不良商家逐利的,補腎同樣被夸大成風。
飯桌上,小陳多喝了點啤酒,兩小時內已經是第5次想去方便了。他趁著空兒,備感“羞愧”地再度起身,不知道哪位來了句:哥們兒,又去?你腎虛了吧?該補補了!隨后,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實,這是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在飯桌上常遇到的事。記者隨機調查時也發現,20個男性中,有14個懷疑自己腎虛,原因是出現過腰膝酸軟、尿頻、出汗、怕冷等自認為腎虛的癥狀,其中只有一人看過醫生,并被診斷為腎陰虛。調查中,幾乎所有人認為,補腎非常重要,年齡偏大的兩位還購買了補腎保健品。
記著走訪市朝陽區幾家藥店后發現,補腎類產品種類繁多,不少都貼有OTC(非處方藥)的標簽,有些宣傳海報上,“腎虛”二字更是被醒目標出。一些推銷員還會指著產品對消費者介紹:“這些都是補藥,就算沒腎虧吃了也好。不管男女老少,都得補腎。”上世紀90年代,“十男九虛”概念的宣傳,使男人對補腎投入了持久的熱情。大大小小的制藥企業、保健品廠家都將此看成一個充滿機會的市場。而如今,“壯陽”、“腎虛”的概念幾乎被做爛,出于“圈錢”的目的,對“性福”的暗喻,“幾分鐘見效”、“一粒就”的廣告著人們的眼球。據估計,中國補腎類市場容量超過百億,雖然近年來快速增長,依然沒有達到市場容量的一半。
現在,以中老年男性為目標的補腎類保健品,已成為保健品市場的“第四大主流”,與主攻中青年女性的“減肥美容”類、主攻學生和家長的“提高智力”類及主攻老年人的“延年益壽”類形成保健品市場的主打。這引起了很多專家的關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張國璽教授就表示:“中醫腎虛的概念已被不少企業當成,他們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打著腎虛的招牌,把中醫的名聲也給搞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