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是什么節日有什么意思 5月25日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活動策劃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諧音即為“我愛我”,提醒大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核心內容是:關愛,了解,接納自己,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進而愛別人,愛社會。
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有,不到了藥物治療的程度,就不承認自己存在心理障礙。例如: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是適應性和與人溝通的問題,二、三年級學生則以情感人際關系和成長等問題為主,而畢業生主要是就業壓力等問題。所以引導他們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調適能力更有意義。
“世界心理健康日”是由世界病學協會在1992年發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
2000年,由師范大學心理系團總支、學生會,隨后十多所高校響應,并經有關部門批準,確定5月25日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愛我的諧音,對此,發起人的解釋是: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2004年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共同決定將5月25日定為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節。
把這樣一個意義重大的日子定在5月25日,是用心挑選的。首先,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長久以來,5月本身就被人們賦予了和年輕人一樣的活力和。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首選的活動當然是5月。其次,鑒于大學生缺乏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由此導致缺乏對自己心理問題的認識,所以,“心理健康日”活動就是要提倡大學生愛自己,珍愛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機會,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成才之,并由珍愛自己發展到關愛他人,關愛社會。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