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春天——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大會在北大召開
6月29日-7月2日,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大會,即第五屆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大會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分會2017年學術會議在大學成功舉行。本次大會由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醫學部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心理學系以及中科心理醫學研究院共同承辦,來自國內外的200余位臨床與咨詢心理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與1500余位心理咨詢師、科醫師、教師及社會工作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國理健康大計以及中國心理行業發展之。
心理健康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本次大會的主題為“迎接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春天——健康中國2030框架下心理健康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旨在學習、落實習總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線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就心理健康行業臨床、科普、教育、研究和規范化發展等相關內容展開廣泛的探討與學習。
大會為期4天,共設置1場比賽、14場主題、4場標準病療演示、20場論壇、57場工作坊及15場論文研討會,并對部分專業活動進行網絡直播。大會同時設立“心理直播間”,邀請專家進行心理科普。大會吸引了近2000人直接參會,超過100萬人次通過網絡收看了網絡直播活動。
6月30日上午,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大會開幕式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首先,大會組委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樊富珉,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方方及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張建新分別致歡迎辭。
為緬懷前輩、世范同行、鼓勵先進,傳承和發展我國的心理咨詢與治療事業,大會頒出了首屆“陳仲庚卓越臨床心理科研貢獻”“鐘友彬卓越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貢獻”和“萬文鵬卓越臨床心理社會工作貢獻”。經過嚴格的評選標準審定及委員的投票,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錢銘怡教授、大學心理學系樊富珉教授和專家瑪佳麗博士分獲上述三個項。典禮播放了介紹陳仲庚、鐘友彬和萬文鵬教授生平事跡的短片,展現了老一輩心理學人篳藍縷、不懈的奮斗歷程和為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作出的不朽貢獻。
隨后,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進行了主題報告。作為心理健康行業的主要領導,王斌始終領導落實習總講線部委關于發展心理健康行業的文件,事關行業發展大局,她的報告可謂字字珠璣。錢銘怡、樊富珉、段昌明、趙旭東等7位講者的主題分別關注了注冊系統的10年發展、心理咨詢倫理工作的10年總結、美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的發展歷程和心理咨詢的本土化等問題,從宏觀和微觀的視角認識了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的發展。
6月30日晚,大會舉行了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系統會員大會和換屆選舉,經過一人一票的會員網絡投票,選出了新一屆注冊系統工作委員會委員。
7月1日-2日,100余場各種類型的工作坊、論壇、和論文交流在大學第二、第三教學樓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眾多心理學愛好者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互相傾聽、暢所欲言,增進彼此了解的同時促進了全行業與心理相關工作內容的規范化。
大會涌現出許多精彩紛呈、備受歡迎的論壇。由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徐凱文副教授主持的標準病療演示匯聚分析、認知行為、人本主義和家庭治療4大流派的頂尖專家,通過現場治療、資深點評和犀利提問,系統呈現了治療的理論技術和不同流派的交流與交鋒。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魏坤琳教授應邀作題為“孤獨癥兒童的自動識別:結合機器學習與眼動數據”的報告,展示了認知神經科學與臨床工作的積極結合。
文化與本土化成為最熱門的主題。大多認為,心理咨詢與治療必須基于中國文化,走本土化的道,中國的心理學者要有文化自信,打破以為主導的心理學現狀,為心理學的發展作出中國學者應有的貢獻。
此外,大會還就心理行業與關系、心理咨詢倫理問題、資本進入心理行業是禍是福、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碩士炙手可熱還是乏人問津等本領域中熱門議題進行了論壇形式的討論。大會還與著名知識社區知乎合作,創新性舉行了兩個知乎圓桌論壇,將線上的論壇搬到線萬多位網友的在線參與。
本次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大會充分體現了北大守正創新的,既強調學術研究、職業倫理,科學靠譜的心理學,又思想、兼容并包,學術交流和交鋒,同時在國內心理學會議中首次運用新、網絡等方式進行與科普工作。大學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方,為大會提供了良好的會議場地和后勤保障。參會人員無不交口稱贊,認為此次大會獲得了巨大成功,必將有力落實習總的心理健康要加強科普、研究和規范化的講線號)文件,推動心理健康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春天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