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京津冀三地旅游強制消費現象逐步改善
原標題:報告稱京津冀三地旅游強制消費現象逐步改善
29日,在首屆京津冀消費維權高端論壇上,《京津冀旅游消費體驗式調查報告(2016-2019)》發布。近3年調查結果顯示,京津冀三地旅游強制消費現象逐步改善。
京津冀三地消協經過3年的調查比較,強制消費線路占比和強制消費金額均有所下降。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體驗調查中,“沒有強制消費項目”的指標得分分別為33.33、50.00、63.99,呈持續升高態勢。此外,強制消費金額在團費金額中的比例逐漸下降,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為34.30%、31.00%、14.38%。
調查結果顯示,旅行社依然是問題比較集中的服務環節,在合同、導游、交通、飲食的規范化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京津冀三地旅游消費調查中,2019年合同簽約率為73%,雖有上升,但與100%的簽約規定仍有差距。
京津冀三地消協提醒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強化維權意識,出游前要了解旅游線路信息,尤其是旅游線路產品介紹中的旅游項目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建立合理的旅游期望,對于低價團、零團費線路要提高警惕。
此外,消費者應與旅行社簽訂內容盡量翔實的旅游合同,注意合同中的不合理條款,最大程度保護自身利益;消費者需要明辨旅游產品是否為有旅游資質的企業提供,對某些組織或個人通過網上論壇、微信群、QQ群或線下形式發布旅游產品組織出游,要有所警惕。
據悉,京津冀三地消協借助三地消協組織維權協調聯動機制,自2016年開始開展京津冀三地旅游消費市場調查,以北京、天津、河北為出發地和目的地的共計234條旅游線路作為調查對象,每年調查于4月份開始,6月份結束,歷時3個月。(記者栗雅婷)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