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網友須警惕新騙術"殺豬盤" 男性受害者是女性兩倍
“殺豬盤”
■詐騙團伙與受害者建立起親密聯系,摸清底細后,以投資名義拉攏受害者參與賭博或虛假投資,騙取巨額錢財。
■“殺豬盤”利用單身人士對情感與錢財的向往與貪戀,布下交友騙局,更具有迷惑性,容易讓人上當受騙,須警惕。
《西南地區網絡安全反欺詐專題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第二季度,在重慶市出現“殺豬盤”新型詐騙手法,較多用戶上當且受損金額巨大。
瞄準單身男女,先在社交網絡上建立親密的聯系,再拉攏對方參與網絡投資或賭博,背后做莊騙取巨額錢財……近期,這種俗稱為“殺豬”的新型詐騙手法在網絡上悄然興起。
近日,西南凈網安全宣傳中心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西南地區網絡安全反欺詐專題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殺豬盤”手法影響面廣、涉及金額巨大,需保持警惕。
此外,報告顯示,第二季度西南地區網絡欺詐舉報量環比下降10%,占全國總量的9%,網絡欺詐增長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男性受害者是女性的2倍
今年4月,騰訊110與重慶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共同成立“西南凈網安全宣傳中心”,圍繞網絡安全教育進行警企戰略合作。
西南凈網安全宣傳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網絡被騙。從受害者的性別分布來看,男性占比67%,是女性的2倍。不過,在這一季度,女性人均受騙金額的增幅高達90%,遠超過男性增幅的23%。
從年齡層來看,22~28歲的年輕群體更容易上當被騙,占比高達35%,網絡詐騙呈現“低齡化”趨勢。
《報告》中的一則案例是,云南某大學的在校學生王同學,由于課余時間較多,想嘗試做電商增加生活補貼。一名自稱咨詢做“廣告代理”的網友添加了王同學,聲稱可以幫她增加人脈,提高銷量。支付了廣告代理費后,對方又再提出需要支付產品授權費,她才意識到上當。
受騙的年輕群體大多是在校大學生、剛步入職場的青年,追求較高生活質量的同時缺乏社會經驗,成為網絡詐騙分子的主要目標。另一方面,中老年群體雖然閱歷豐富,但一旦受騙往往損失金額較大。報告稱,36~45歲的中年群體人均被騙金額近1.5萬元,成為高額詐騙的重點目標群體。
“交易詐騙”手法居榜首
《報告》指出,2019年騰訊110第二季度受理西南地區網民的有效欺詐舉報量為11.6萬例。騰訊110平臺負責人袁成艷表示,第二季度西南地區的欺詐舉報量有明顯下降,得益于社會各界對于反詐騙的高度重視,廣大網民的反詐騙意識在不斷提升,但仍需警惕詐騙手法的不斷翻新,與黑產進行持續對抗。
從詐騙類型上看,“交易詐騙”的舉報量占比32.9%,是西南地區最常見、最頻繁的詐騙手法。詐騙團伙通過出售實物或虛擬商品,收款后以各種理由拖延發貨,甚至拉黑、刪除好友等,以達到詐騙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暑假期間“低價利誘詐騙”的舉報量環比上漲3.2%,成為增幅最快的詐騙類型。青少年學生群體在購買閑置、二手物品時,由于社會閱歷較低,容易被打著“低價出售”幌子的商品吸引利誘,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警惕交友詐騙“殺豬盤”
報告指出,西南各地區在網絡欺詐上表現出不同的案例和特點。其中,重慶市“殺豬盤”新型詐騙手法讓較多用戶上當且受損金額巨大,值得廣大網民警惕。
“殺豬盤”騙局源自黑產業內的“黑話”。詐騙團伙與受騙對象建立起親密聯系摸清底細后,以投資名義拉攏受害人參與賭博或虛假投資,騙取巨額錢財。建立親密關系的過程為“養豬”,實施詐騙的過程為“殺豬”。
不同于以往“賣茶女”委婉或直接索要錢財,新型“殺豬盤”的交友騙局利用單身人士對情感與錢財的向往與貪戀,往往更具有迷惑性,容易讓人上當受騙。
在未來,西南凈網安全宣傳中心稱,仍然將定期發布態勢分析報告,通過建立校園安全宣傳聯盟、進社區等豐富宣傳形式,大力響應公安部“凈網2019”專項行動,以線上線下結合的網絡安全宣傳,打造了西南地區良好、綠色的網絡安全空間。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俞瑤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