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境內國道347線落石路段有群"空中飛人":每天8小時懸崖排危
最近半個月,四川省北川縣50歲的劉國富和幾名同事,每天一早就要身綁安全繩、頭戴防風沙眼鏡,從國道347線K2599+840段的山頂從天而降,落在半空后,手拿鋼釬、十字鎬等,將懸崖上的山體碎片清除。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除了中午兩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之外,他們要在半空度過8小時,中途休息也不例外,因為爬上山頂休息,是一件極耗體力的事。
8月18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北川縣公路管理所獲悉,目前,高崖排危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后續工作仍在進行中。
山體落石
“空中飛人”從天而降 一對一保證安全
位于北川境內的國道347線K2599+840段,山體巖石受風化影響嚴重,在雨季到來時,隨著雨水沖刷,時常伴有碎石散落,給道路行車安全帶來隱患。經北川相關部門現場查勘發現,落石路段上方170米處已形成危巖體,存在塌方危險。
北川縣公路管理所所長鄒凱川介紹,險情發現后,政府及相關部門啟動預案,迅速到場控制通行車輛。隨后,派出無人機空中勘查,同時派人員現場勘查。由于機械無法到達現場,于是制定了“空中排危”方案——由人員對塌方點上方安全隱患進行排危作業。
50歲的劉國富是排危人員之一,從8月2日起,他們就開始了排危作業。山上共有13人,其中6人利用保險繩下到懸崖上排危,另外6人在山頂看管保險繩,一對一為劉國富等人保駕護航,還有1人控制保險繩的主繩。而在懸崖下方的兩端還有6人,每端3人,不僅要做好觀察,還要設置警示牌,讓過往車輛等候通行。
“下懸崖之前,先在山頂打好鉚樁,將保險繩的一端拴在上面,另一端則拴在腰上,然后才慢慢從山頂滑落至作業面。還有一根保險繩的主繩,將我們所要用的鋼釬、十字鎬等工具滑落下來。”劉國富說,他們每人都配有對講機,需要繼續往下滑或者往上拉時,就會通過對講機給上面的人員說“放1米”、“收1.5米”,看管保險繩的人則會根據要求收放保險繩。“都是一對一的,這樣才能控制好保險繩的長度,否則我們是站不穩的,也就不敢進行作業。”
懸崖排危
撬脫巨石后身體懸空“這是最危險的”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通過航拍鏡頭看到,排危現場是一處近70度、高200多米、長40多米、寬15米的滑坡體,就像一個巨大的傷疤。巨大的山石,蓬松的土方,還有原本很大塊卻被扯成小碎塊的山體,混亂地堆在一起,看上去搖搖欲墜。
8月15日上午,一塊巨石前,劉國富和另外兩名工人,手拿鋼釬,口中喊著特有的號子,然后一起用力,巨石微微動了一下。他們繼續喊著號子,重復著同樣的動作。幾分鐘后,巨石往下滾落,巨大的灰塵撲面而來。劉國富等緊緊抓著安全繩,差一點就踩空了。
“在空中作業,最危險的就是撬動巨石,因為本身就在懸崖上,需要找地方站立住,當把大石頭撬落后,很可能影響到原先站立的本就有些松動的石頭。我曾經有好幾次在撬掉大石頭后,沒有站立的地方,導致整個身體懸在空中,左右晃蕩。雖然有保險繩,但心中仍免不了害怕。”劉國富告訴記者。
在懸崖上作業,劉國富他們有時可以踩在凹凸不平的崖石上,有時則只能用鋼釬打樁,自己修一個站立的地方。面對巨石,只能幾人合作,而對于一些松散的碎石,他們用了一種特制的工具:一根4米長的竹竿,一端綁著一個鐵鉤,一點一點地將遠處的碎石鉤掉。
“作業過程中,防風沙的眼鏡非常重要,因為只要石頭掉落,都會產生大量的灰塵,沒有眼鏡根本睜不開眼。本來也應該戴口罩,但整個作業過程很費力,再戴上口罩,呼吸就會變得困難。”劉國富說。
節約體力
除了中午吃飯 中途休息只能站在懸崖上
鄒凱川介紹說,國道347線K2599+840段,是北川通往茂縣的必經之路,過往車流量較大,因此,他們采取了錯時作業、輪流施工、定點排危的方式,確保過往車輛和行人安全通行。根據計劃,每天安排的放行時間段為10:00~10:30、12:30~14:00、16:00~16:30、18:00至次日08:00。
車輛放行前,在攔著的道路兩邊各有一臺裝載機,會及時清理落在路面上的石頭。而車輛的放行時間,就是劉國富他們的休息時間,但每次休息時,他們并沒有爬上山頂,而是在懸崖上找個站立的地方,背靠懸崖,抽根煙、喝點水、聊會天。
“如果到山頂休息,就需要利用保險繩爬幾十米甚至一百多米,這是非常耗費體力的。所以,每次在下懸崖時,我們都把水帶在身上,就在懸崖上站著休息。”劉國富說。
劉國富做類似的高空作業已有好幾年,他介紹,干這個工作,膽子小的真不敢去,特別是當身體懸在空中時,即使他有多年的經驗也難免會有恐慌。不過,在他看來,做這項工作最主要是在工作前把安全繩固定好,自己身上那端也要拴好,同時要檢查安全繩的磨損情況,“一般情況下,半個月換一根安全繩。”
鄒凱川告訴記者,由于人工排危的力量有限,每天排危量只有20方左右,而劉國富他們每天吃住就在山頂附近的農戶家中。17日,初步排危工作已經結束,下一步,將再對整個山體做進一步的防護措施。
同時,他也提醒廣大駕駛員朋友,夏季,暴雨山洪極易導致山體松散,引起落石、滑坡,經過山區路段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和避險。
諶子楷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