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新規”規范網絡問診:價格更透明 納入醫保支付
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提供
互聯網醫療機構應當通過多種方式向患者公示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積極協調醫保部門,將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本報訊(記者 石小宏)近日,有些咳嗽的成都市民馬新軍準備在網上看病,可當他找到一個就診平臺后,有些猶豫了,網上的醫生真的靠譜嗎?與馬新軍一樣,對網絡問診抱有懷疑態度的人不少。近日,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診療相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網絡診療行為,讓人們網上就診更放心。
平臺更正規網絡
診療需依托實體
根據《通知》,我省今后對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診療將實行準入管理,并納入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許可事項。《通知》要求,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提供。
同時,所有的互聯網醫院都必須依托實體醫療機構,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可申請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第三方機構可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申請獨立設置互聯網醫院。
據了解,對互聯網醫院的審批,將按照實體醫療機構的審批權限,由省、市、縣三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負責相關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等準入事項的辦理。在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時,要在原有審核要求基礎上,組織信息系統和信息安全相關專家嚴格審查,把好準入關。
價格更透明
價格公示,納入醫保支付
針對群眾關心的收費問題,“新規”要求互聯網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按照省發改委等部門的相關規定執行。同時,互聯網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價格公示和明碼標價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向患者公示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為減輕群眾負擔,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積極協調醫保部門,將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看病就診通常還會涉及個人隱私問題,“新規”對此也作了要求:互聯網醫療機構應當嚴格遵守信息安全和醫療數據保密有關法律法規,妥善保管患者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泄露患者信息。
診療更安全
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
為保證網絡醫療的真實、安全性,“新規”要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四川省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對互聯網醫療機構在線醫療服務行為實行全程監管,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轄區內互聯網醫院和從事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名單、監督電話和其他監督方式,受理和處置違法違規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舉報。
衛生行政部門對網絡醫療的監管重點包括:互聯網醫療機構是否按照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師、護士是否具備相應資質并進行電子實名認證;開具的處方是否符合《處方管理辦法》和《醫療機構處方審核規范》規定;是否違規開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是否開展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等。
將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監管結果與實體醫療機構校驗、等級評審、評先評優、數字化(智慧)醫院評審等掛鉤,醫療機構和人員不良行為記分、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將納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行公示,實現聯合懲戒。
原標題:我省出“新規”規范網絡問診 讓網上問診更靠譜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