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后老人保健品店里“上班”:那些娃一口一個爸聽著舒服
春節(jié)過后,兒女們都離開家了。很多老年人為此要難過好一陣子,也有一些退休老人迅速收起自己的失落和不舍,也開始“上班”了。可他們的“上班”地點與年輕人不同,每天按時去老年理療保健店“打卡”,然后在所謂的“兒子”“女兒”們的花言巧語下,購買各種保健器械、保健食品。今年春晚上的小品《兒子來了》就了這種社會現(xiàn)象,生活中“兒子”“女兒”套老年人的你看得懂嗎?
在西安曲江新區(qū)一文化單位上班的李女士說,她春節(jié)回到鄭州老家,發(fā)現(xiàn)一間不常住人的房子里放著一張大理石按摩床,旁邊還有一張按摩理療椅,墻角放著速熱飲水機、蠶絲被、床單、玉吊墜、保健儀器、蜂蜜、蜂膠、牛初乳、維生素等物品。她問父親,這些東西是從哪里來的?父親說除了按摩床和理療椅,別的東西都是保健理療店贈送的,還讓她躺到床上、坐到椅子上嘗試一下。
“我問父親買按摩床和理療椅花了多少錢?父親說按摩床原價12000元,優(yōu)惠后才9800元,理療椅原價6800元,優(yōu)惠后5000元。我當時就氣不打一處來,問父親買這么貴的東西,為啥不和我商量?父親療店三天兩頭送禮品,別人都買,他不買臉上掛不住。事先沒和我商量,是擔心我阻攔。”李女士說,爸媽退休后沒事干,經(jīng)常和小區(qū)里的老人到附近保健理療店“聽課”、做按摩,她當初想著老人們聚在一起熱鬧,沒有過多,沒想到,竟然花了這么多錢,買了些無用的東西。
李女士說,春節(jié)收假回到西安后,她還是像往常一樣,只要自己有空閑時間,幾乎每天都不定時給爸媽打電線日中午,她邊吃飯邊給母親打電話,沒想到母親敷衍了她幾句,接著大聲喊道:“等下我,馬上來了。”她問母親準備干什么去?母親說保健理療店春節(jié)后開門了,她要和父親一起做理療去。接下來,還沒等她把話說完,母親就把電話掛斷了。當晚,她打電話叮嚀父親別再亂買保健品,別再被保健理療店工作人員忽悠了。父親說,“不買東西就行了么,店里的那些娃娃比你還孝順,一口一個‘爸’叫著,聽著可舒服。”
針對李女士的,記者昨天在朱雀南一小區(qū)采訪了三位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69歲的曹師傅說,女兒和兒子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平時家里就他和老伴兩個人。因為老伴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他就經(jīng)常帶著老伴到明德門附近一家保健理療店里聽保健,店里的工作人員對老人們都非常熱情,除了免費使用理療器械外,還給老人們?nèi)嗉纭⒛竽_。加上其他老人和他的情況差不多,大家在一起也有共同語言,聊聊天、做做按摩,心里也暢快。春節(jié)收假后,孩子們都回去上班了,他和老伴也就到按摩店“上班”了。
家住明德門小區(qū)63歲的王女士說,女兒的家在西安北郊,老伴2017年去世后,她一直一個人生活,雖然女兒每周都回家看望她,可平時一個人在家覺得十分寂寞。后來幾乎天天都在保健按摩店度過。“保健店里的‘制度’很嚴,要是誰哪天有事不能‘報到’,必須提前給店里打電話‘請假’,要不然會扣分,因為積分可以兌換禮品,要是購買保健品,還可以享受優(yōu)惠價格。”老人說,他們?nèi)サ昀锊唤诲X,使用按摩器械也都是免費的。但是,遇到新產(chǎn)品,可以“自愿”購買。2月15日,他去長安區(qū)走親戚前,還給保健按摩店打電話請假了。
家住文藝,72歲的吳大媽說,她通常和老伴在玄風橋一家保健按摩店聽課、做理療,可以說像“上班”一樣,風雨無阻,有時能免費領取到抽紙、洗衣粉、大米、洗衣液等禮品。可1月份,那家店被工商人員給查封了,他們現(xiàn)在也“”了,沒地方可打發(fā)時間了。現(xiàn)在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比較多,能去保健按摩店的老人,有些是身體確實不好,希望聽聽保健,對自己身體有好處;還有一些老人,嫌在家沒人說話,在保健店里不光有人招呼,還可以和其他老人們聊聊天。她覺得,社區(qū)或者其他社會部門,應當給老人們提供一些合適的場所,哪怕交一些錢也可以,讓大伙聚在一起。或者對這些保健按摩店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只要不老人們,不搞違法亂紀的事就行。
500元進的保健品,騙子是怎樣6000元賣出去的?此前,記者在跟隨西安市工商碑林執(zhí)法人員查處保健品店的過程中了解到,一家保健養(yǎng)生店打出的招牌上寫道:“每天一杯養(yǎng)生茶,包治百病;這是特制手表,老年人戴上能疏通血管;只要5萬元就能治好您的糖尿病。”一些“健康”非常強的老人們經(jīng)不住,在所謂的“兒子”“女兒”下,花高價買回一堆不治病的保健品。
對此,工商人員說,盡管的手段花樣百出,但是萬變不離其,老人們只要牢記“防詐騙指南”,了解的套,一般情況下就不會上當。
套一:免費送禮——超市門口送雞蛋、小區(qū)免費量血壓、舉辦各種吸引老年人的活動,時間也都“恰巧”在工作日,這有什么嗎?當然是怕年輕人來真面目。
套二:登記信息——讓老年人填寫資料,一對一聯(lián)系摸清家底、評估購買力,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推銷。
套三:宣傳——降血壓、降血脂,對胃好、對腎好、對肝好。夸大療效的同時再加上的詐騙銷售語言,所謂“藥效不夠,廣告來湊”,讓人防不勝防。
套四:親情服務——如果你沒有在公益健康上被,那接下來很快就有工作人員會到家回訪,像對待親爹親媽一樣為您掃地拖地、洗衣做飯、揉肩捏腳、大打“親情牌”。
套五:免費旅游——隔三岔五還會組織老年人免費旅游,其實是為了讓老年人遠離家人,進一步博取信任。
套六:存錢有息——有些團伙還會老年人把他們一生的積蓄,存在詐騙團隊自己的賬戶,承諾高額返息,同時購買保健品,還有額外優(yōu)惠,一旦您把錢存進他們的賬戶,就會血本無歸。
工商人員說,隨著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購買保健品時,一定要記住“一查二看”原則。一“查”,就是指在零售渠道中,查店鋪是否取得食品經(jīng)營許可證,有經(jīng)營資格才能經(jīng)營保健食品。二“看”,就是指產(chǎn)品的包裝、標簽和說明書,保健食品會有“藍帽子”,會有國家批準的注冊信息,有相應的使用注意事項等,有了“藍帽子”還得查是否是真實的,可通過國家市場監(jiān)督總局的監(jiān)管網(wǎng)站輸入批準賬號信息來確認。
同時提醒市民,保健食品不能治病,有病了也千萬不能靠吃保健食品治。說保健食品能治病的都是騙子,千萬別上當。同時,不同的人群食用保健食品的種類和功能也是不一樣的,不要盲目跟風,尤其對老年人,動心之后,和孩子們商量一下再交錢,避免上當。
針對老年人日常在保健理療店“上班”,大肆購買保健品的現(xiàn)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楊婷說,人都有健康長壽的強烈愿望,但保健品的功效是有限的,根本無法滿足。很多老人出于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產(chǎn)生一些不切實際的需求,對騙子的夸大宣傳完全沒有分辨能力,就像被了一樣。一些老人甚至不惜傾家蕩產(chǎn),也要飛蛾撲火。有些老年人被騙后,怕消息傳出去被別人說成是“老糊涂”,選擇了隱瞞。推銷員“情感式直銷”是打動老理防線的重要因素。
老人購買保健品并不只是出于健康需求,更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他們在推銷員身上獲得了子女不能給予的關愛和陪伴。作為子女,應當對老人進行更貼心的關懷。同時老人的家人和朋友在得知老人被騙后,應引導老人正視自己被騙的,幫他們分析被騙的原因,不要過度責備。老人也不要小便宜,遇到事情多和家人朋友商量,這樣不僅解決了煩惱,還拉近了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楊婷分析認為,來自他人的關心,是一種食糧,這種“甜言蜜語”能讓人燃起生活的勇氣,銷售員就是抓住了這一特點。這種養(yǎng)生聚集的都是老年人,他們在上可以找到說話對象,還能拿禮物,何樂而不為。一群老人在一起,如果有哪位老人說產(chǎn)品好,其他老人就會跟風,加上推銷員“糖衣炮彈”轟炸,更讓人找不著北。如果老人還存在健康需求,推銷員的威力必然是無法抵擋的。每個人無論到什么年齡都喜歡“甜言蜜語”,子女應常回家陪陪父母,他們實際上缺失的不是藥和保健品,是親情,只要他們感到幸福滿足,自然而然地就會更加地對待推銷人員的“糖衣炮彈”。
同時,還應加強國民教育,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科學常識和自然規(guī)律,不存非分之想,不給騙子可乘之機。隨著我國人口結(jié)構(gòu)變化和居民收入增長,百姓對健康產(chǎn)品和服務需求明顯增加。但由于健康產(chǎn)品服務供給不足,以及市場管理不規(guī)范,導致市場供需失衡、魚龍混雜,甚至泥沙俱下,應該進一步加強市場監(jiān)管,正本清源、扶優(yōu)驅(qū)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