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受春節假期沖擊 用品消費“啞火”
情人節剛過,阿里健康數據研究中心發布《2015中國性愛消費報告》,通過阿里零售平臺數據顯示,或因情人節受春節假期沖擊,并未顯著帶旺等用品銷售。去年整年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男性依然是相關消費主體,但女性消費力迅猛上升,18~59歲女性的消費總額已達到36%,占據總體消費三分之一強。而記者采訪本土藥店得知,與此同時,計生用品在線下藥店流失率非常高,“除了部分中老年回頭客能留住之外,年輕消費者基本都習慣了網購。”一位藥店負責人表示。
據悉,相較于春節、五一、十一等傳統節假日,近年流行的“520”日、七夕等主打愛情牌的節日對國人相關消費反而刺激更甚,而撞上與春節長假尾巴的情人節則顯得有點不溫不火,并未明顯帶旺用品銷售。
報告稱,20多歲年輕人剛開始進入經常性行為階段,以為主的常用性愛用品消費占比迅速提高。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隨著我國性愛觀念及行為的快速,也使得高危性病種的認識得以普及。該報告顯示,去年在阿里零售平臺上重復購買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檢測產品的高危人群中有83%是男性,20~29歲男性占了高危人群的近六成。其中,18~24歲男女購買HIV檢測產品的增速更達到了98%,是同年齡段購買增速的1.89倍。
“線下零售藥店業務構成分好幾塊,其中計生用品和醫療器械受電商沖擊最大。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加大其他業務如滋補保健品的營銷力度來彌補損失。”廣州某連鎖藥店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無論是、避孕藥、驗孕棒還是“偉哥”產品,銷售額都呈現出明顯下滑態勢,中老年男性熟客相對較容易,年輕消費者不少或改為投奔網購渠道。“購買計生用品的消費者,很多都害怕‘尷尬癥’發作,女店員有時想上前介紹,但看看顧客神情好像不太需要。這可能也是網購的一大優勢,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時的窘態,畢竟用品仍被視為隱私性非常強的特殊商品。”
在處方藥網購尚未解禁背景下,正成為不少醫藥電商的“爆款”產品乃至鎮店之寶。本報記者從某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網上藥店銷售額排前的產品基本是計生用品、眼鏡、血壓計、血糖儀等,有的網上藥店每月銷售額輕松可達數百萬元。
“賣藥不積極,賣和眼鏡這兩大品類就可占據銷售額半壁江山,這是國內個別醫藥電商的現狀。”該業內人士說,用品成為電商“爆款”看似令線下藥店羨慕不已,但對于醫藥電商而言,其也已成為一大發展瓶頸,畢竟銷售突出的產品太過集中,而新的銷售增長點則仍在尋覓中。
現在還存在一些成年人,談到性的時候十分的害羞,但隨著性知識性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開始了解用品性用品。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品牌有NMC、美國DOC、美國CEN、枕邊游戲、LELO、百樂、杜蕾斯、美國Funzone、強生……
第十七屆全國(廣州)性文化、用品、保健品博覽會(下稱“廣州性文化節”)在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圖片作者:石榴/視覺中國2015年11月6日,第十七屆全國(廣州)性文化、用品、保健品博覽會(下稱“廣州性文化節”)在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當地時間2015年10月16日,2015年維納斯用品博覽會上,Femen女權組織的裸身在舞臺上鬧場,遭警方。用品博覽會,Femen女權組織的裸身在舞臺上鬧場,遭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