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e藥早報】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進軍醫療保健 攪局地產+醫療市場;大量暢銷藥被
今天,CFDA連發兩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在總結一致性評價和首部《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的成功,但實際上,卻是在向傳達,首批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我們已經公布”,但是“一開始說好的鼓勵政策在哪里”?
2018年1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CFDA”)官網發布了《全面提升仿制藥質量和療效首批17個品規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文章(以下簡稱“一致性評價文章”)。同時,CFDA還發布了一篇名為《首部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發布第一批收錄131個藥品203個品規》的文章(以下簡稱“目錄集文章”)。
在這兩篇文章發布后,CFDA旗下相關號平臺“中國藥審”、“中國食事藥聞”、“醫藥經濟報”等迅速進行了轉載。
點評:關于兩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對2017年兩件大事的總結文章,但實際上卻是 CFDA要向傳達兩層意圖:第一是向其人社、衛計委喊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后續配套政策該落實了;第二是,國產仿制藥對原研藥的臨床替代是國家大政,醫生要用仿制藥替代原研藥。
“繼2017年投資馬來西亞醫療科技初創公司之后,1月3日晚間,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旗下信德集團發布公告,出資1.5億美元,與郭鶴年家族在內的多個東南亞財團共同成立一家合營公司,主要用于投資醫療保健項目。合營公司資本總額為5億美元,日后可能將其資本增加不多于7億美元,即合營公司的最高資本投資額為12億美元。其中,德信集團出資1.5億美元,持股30%。
事實上,這并非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第一次投資醫療保健項目。2017年中,何鴻燊就投資馬來西亞一家醫療科技初創公司BookDoc,其主要業務為當地及海外健康旅行者提供了一個一體化網絡生態系統,用戶通過該系統可以隨時隨地搜索并預約醫生。
點評:除何鴻燊家族外,近年來,站在風口的醫療保健成為了不少地產商的心頭好,從醫院,到健康管理中心,再到康養酒店,地產商正瘋狂涌入。王健林曾經表示,未來5年之內醫療將會成為萬達的新興支柱產業。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二孩政策的發展,特別是新醫改發布以來,社會辦醫的政策思逐漸明晰,醫療保健項目正成為地產商近年投資新風向。在公立醫院資源緊缺大背景下,看病難、服務差已經成為大眾痛點,擁有配套醫療的地產項目、酒店項目無疑是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梢灶A見,地產商對醫療保健的投資熱情將有增無減。
昨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文簡稱《計劃》),該《計劃》旨在改善醫療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點評:這是今年首個和醫務人員息息相關的醫改政策,并且該《計劃》首次提出全國醫療機構要建立“五項制度”,這里每項制度都影響著每個人的診療習慣,了以往的就醫格局,可謂打響了2018醫療第一槍。
受資本市場景氣度不高影響,2016~2017年的藥店業并購曾有過一段相對沉寂期,但這種沉悶很快就被打破。2018年的藥店并購大趨勢,預計將呈現以下特點:
可以肯定,2018年上市藥店的陣容將繼續擴大。最快登陸的可能是漱玉平民、健之佳等已公布招股書的擬上市藥店:漱玉平民2016年12月16日即提出IPO申請,云南健之佳也于2017年10月31日在證監會官網公布招股說明書。2018年以上市藥店為主角的藥店并購戰,絕對是級別。
點評:2018年的藥店并購只會比以往更猛烈,而且由于優質并購標的越來越稀缺,未來并購的難度在加大,被并購藥店的要價也將水漲船高。誰能勝出,殊難預料。
臨近2017年年底,從貴州、四川等省傳出“醫療耗材限用”的消息,醫療界從業人士對此紛紛叫苦不迭,并引起的普遍關注。
點評:這次控費、“限耗”風波,不僅對醫院、醫生和患者各方面均有影響,而且,“限耗”背后種種試圖擠壓醫療費用水分的政策是否能真正奏效,也成為引人思考的問題。
1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公布第一批聘任的國家藥品GSP檢查員名單的通知》。通知顯示,為加強藥品GSP檢查員管理,規范檢查員隊伍建設,經系統培訓、綜合考評,現聘任148名藥品GSP檢查員,現予公布并核發《國家藥品GSP檢查員證》。
把時鐘往回撥一年,在2017年的1月5日,總局局長在新聘任國家級藥品檢查員頒證和宣誓儀式上突出了要求,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如實記錄,如實反映,一絲不茍,鐵面。對任何可能影響藥品質量的問題,影響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問題,絕不放過。在藥品GMP檢查中,要確保生產過程持續合規,數據完整、真實、可溯源。在有因檢查中,要敢于于揭露“潛規則”,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據統計,2017年總局公布發30則藥品飛檢通告,2016年為28則。
點評:這是總局長期以來的一項制度,與之相伴的是監管部門對行業的管理,持續以嚴立威,促進規范。
1月4日,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暫不執行兩票制藥品公示通知》,公示303個藥品,暫不執行兩票制。公開資料顯示,該醫院位于洛陽市,是一所甲等醫院。目錄顯示, 303個藥品中,包括魚精蛋白注射液、維生素K1注射液、地高辛片等臨床緊缺藥;也有阿奇霉素粉針劑、諾氟沙星膠囊、阿司匹林腸溶片等常用藥品。還有氧氟沙星大輸液、甲硝唑大輸液、冠心寧注射液。
在通知中,醫院表示制定這份目錄,是根據兩票制文件——為保障臨床供應,短缺藥品、臨床必需但使用量較小的藥品,可暫不實行兩票制。不過,目錄中的藥品,一方面顯示了醫院臨床的需要,可能還透露了一些微妙的東西。如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既不屬于短缺、臨床使用量也不小。甚至曾被河南省人民醫院在2017年12月26日發通知,列為重點藥品。另外,內蒙、江蘇、鄭州等地,都將其作為輔助用藥進行。這份目錄展示了兩票制推行中的更多可能性。
點評:縮短流通環節,擠出利潤,為藥品采購留出議價空間,彌補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的損失。擠出來的這部分利潤,讓利給患者,以減緩居民醫療開支的逐年提升,最終,體現在服務國計民生的旨上。兩票制的邏輯基本如此。在以往的報道看,落地推開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就是托管,以及界定第一票、可以三票時,口子開的過大。
近日,國家衛計委發布2017年11月(2017年11月1日0時至11月30日24時),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傳染病疫情概況。數據顯示,共報告傳染病577247例,死亡1958人。其中,甲類傳染病中鼠疫、霍亂均無發病、死亡報告。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質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無發病、死亡報告,其余22種傳染病共報病299615例,死亡1951人。
*: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數、死亡數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報病數、死亡數的合計;
**:通過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報告的死亡數據中國傳染病死因順位依據。
點評:報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以及猩紅熱,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3%。
- 標簽:到澳門必買的保健藥品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