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健康化風潮來襲,你GET到了哪些點?
受疫情影響,“健康化”食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諸如無糖或低糖、零卡路里、無添加等標簽正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極力追捧。
當越來越多的健康食品被打上功能性、健康化的標簽后,是否真能引發新一輪市場爆發?低碳低糖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剛性需求?未來大健康食品領域將會出現哪些發展新趨勢?對此,健康界深入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膳食纖維和低糖成飲品新風向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9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增加成年人過早死亡的風險。
據悉,一罐普通的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含糖約40克,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僅25克糖。
為順應健康化需求,改變“不健康”印象,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兩大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無糖可樂。比如,可口可樂嘗試以低熱量甜味劑“阿斯巴甜”代替白砂糖,推出無糖無熱量的零度可樂。2018年以來,可口可樂已相繼推出近十款減糖新品。
可口可樂近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到4月為止,旗下產品的全球銷量已經下降了25%,而水、氣泡飲料和運動飲料的單位箱銷量卻增長2%。
近年來,富含二氧化碳氣體的氣泡水被部分消費者當作可樂的替代品。消費者認為,氣泡水不含糖分、色素香精、防腐劑和咖啡因,能放心飲用。
國內多家頭部食品企業均已在“健康”氣泡水領域有所布局。國產品牌北冰洋用赤蘚糖醇代替蔗糖,推出主打“0糖、0脂肪、0卡路里”的百香果口味蘇打氣泡水;為元氣森林代工的老牌企業健力寶近日推出名為“微泡水”的氣泡水飲料新品,主打“綿密氣泡”、“0糖0脂”、“含膳食纖維”三大特點;而伊利出在不久前推出0糖0卡的伊然乳礦氣泡水。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張大超表示,當前人們顯然更加關注產品帶來的長期健康收益。而在此之前,食品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從注重“調香調味”技術,到注重營養成分的歷程。
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分會發布的白皮書稱,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普遍不足且呈下降趨勢,達到特定建議值(25克/天)的不足5%。對此,張大超認為,在飲料中添加少量膳食纖維,長期攝入,可能會改善人們纖維攝入不足的問題。
事實上,不少市場嗅覺敏感的企業都開始研發主打健康概念的飲料,新近出現的細分功能飲品里,添加膳食纖維的產品就是其中之一。據悉,雪碧纖維+里,每瓶添加了成人每日所需約30%的膳食纖維;而乳制品制造商味全上線的酸奶“順暢點”,每瓶添加了3g植物膳食纖維。
消費者的需求在近年來持續升級,而食品產業也在不斷創新中,二者相互推進,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張大超表示,基于國家政策的引導、健康科學知識的更加普及和企業的宣傳,消費者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科學,這同時也影響著生產端的產業升級。同時,生產端在創新科研方面接觸到了更多科學的功能的配料,也會推廣給消費者更多對健康和營養更有益的研究成果。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疫情將對中國消費者消費思維、消費行為產生較大影響,與大健康相關的一些行業將受到青睞和追捧。這種趨勢會出現在以新生代為主流消費群體的行業及細分品類上。龍頭企業的產品創新升級布局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誰先走一步,誰就能享受市場帶來的消費紅利。
圖:2019年中國消費者養身保健首選方式調查
食品的健康化是大勢所趨
尼爾森新近發布的《深度解析疫情下中國零售業的變革與機遇》報告認為,疫情過后,消費者對公共衛生的關注會上升,需要食品安全戰略提升,增強溯源、增加標準化的預包裝類的產品配置。
近期以來,肯德基、星巴克、棒約翰、沃歌斯等西餐門店均推出不含膽固醇的植物肉新品。而一些極具中國特色的休閑食品,也在進行“健康”升級。“如何從長期食用的普通食品中獲得更好的健康收益,將會成為一種食品潮流和趨勢。”張大超表示。
在過往,因重油、重鹽、重辣、重糖等原因,國內的休閑食品一直無法擺脫“不健康”加工食品的評價。為此,國內的食品工業企業正著力推出更多營養豐富合理,長期食用會有更好的健康收益的產品。
據介紹,國內的食品生產端也正著力通過將常規甜味劑換成低熱值的甜味劑,將含熱量高的油換成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籽油,推動休閑食品的健康化。
某業內人士透露,一些生產辣條的企業正在研發添加魚油的DHA新品,保證兒童食用也能更健康,甚至能夠幫助促進身體發育。
“這是未來我們可以期待的,也是企業正在做的事情。”張大超表示,像瓜子、鴨脖、辣條這些休閑食品,將會不僅僅滿足于口感,還會在營養上做出創新改變,使消費者獲得健康收益。
“食品的健康化是大勢所趨!”張大超認為,隨著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展,人們會越來越清楚身體的狀態,需要攝取什么食物以及食物給身體帶來的影響。比如在美國,星巴克會標注每一杯的熱值,一些餐廳也會明確標注每一份食物的熱值是多少。在未來幾十年后,食品的數字化趨勢值得期待。
也有輿論認為,食品的健康化可能更多是一種營銷噱頭,并非剛性需求。對此,朱丹蓬認為,在后疫情時代,既有真正引領市場潮流的大企業,也不乏有蹭疫情熱點紅利的機構。正如巴菲特
- 標簽:爵跡txt下載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