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協河南中心:專利“海淘”助力企業復產
記者 楊振東 通訊員 方磊
提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以下簡稱“審協河南中心”),很多人只知道這是審查專利的地方,鮮為人知的是,這里也能為企業解決技術、設備甚至銷售方面的難題,他們靠的是什么?就靠這里龐大的專利信息庫,能“海淘”到企業急需的技術、設備和信息。
“海淘”,意為在大海里淘寶,這里指在全球專利信息庫的汪洋大海里淘到急需的東西。位于駐馬店的龍頭企業河南金鳳牧業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就通過審協河南中心“海淘”到了歐洲斷供關鍵零部件的國內替代品,順利復產,避免了800萬元人民幣的合同違約金,并節約成本500萬~600萬元。為此,7月1日,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元鳴專程上門,將寫有“全力支持復工復產”八個大字的錦旗送到了審協河南中心社會服務工作組負責人手中。
為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關于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部署,支撐河南省完成“六穩”“六保”任務,審協河南中心主動作為,派出百余名知識產權聯絡員與省內企業進行專利工作對接,負責為當地企業提供這種專利“海淘”服務。他們在這次疫情中大顯身手,幫助不少企業順利復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醫用防護資源緊缺。面對美國3M、霍尼韋爾公司等跨國醫療器械巨頭多達10余萬件專利的“封鎖”,我省多家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生產和出口受阻。審協河南中心見狀遂組織各地知識產權聯絡員組建抗疫“青年突擊隊”,為企業復產提供專利技術服務。
在短短兩周時間內,知識產權聯絡員就完成口罩、口罩機、護目鏡、呼吸機、醫用材料等抗疫關鍵技術專利分析28篇,并第一時間將分析成果發送給河南駝人醫療器械集團、河南新天地藥業等11家省內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幫助企業避開跨國醫療器械巨頭專利“封鎖”,順利實現生產和產品出口銷售。
像河南金鳳牧業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一樣,受海外疫情影響,河南部分企業出現原材料、零部件采購難,海外訂單大量被取消現象。審協河南中心在了解該情況后,及時為企業提供公益性專利分析服務,很快幫企業找到國內上下游合作企業,從而促使企業迅速復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審協河南中心在為河南地方百家重點企業服務過程中,共收集企業復工復產相關信息91條,線上幫助解決問題76項,幫助10家企業開發新產品11項,在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幫助企業打通供應鏈、完善產業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標簽:二手機床市場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