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魚,才能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兒童,平均睡眠質量和智商分數都比不吃魚的兒童高。
這是因為比起豬肉、牛肉等,魚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營養物質,它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DHA。它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也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腦黃金”。它在腦細胞膜和視網膜中大量存在,占大腦總脂肪酸的35%-45%,對智力及視力發育至關重要。
但是人體自身合成DHA能力比較弱,效率低,這就建議寶寶可以從飲食中獲得。DHA/EPA 最優質的食物來源是魚,尤其是深海魚。所以,給寶寶常吃魚,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幫助。
而且除了DHA,魚肉中的膽堿還支持嬰兒脊髓的發育,鐵和鋅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系統,同時魚類也是蛋白質、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硒等其他營養素的來源。因此,在寶寶添加輔食后每周可以安排吃2~3 次的魚,每次吃50g左右。
不過給孩子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主要抓住這幾個簡單原則進行選擇:DHA要高、汞含量要低、刺要少。
- DHA含量要高
一般來說,DHA、EPA含量高,自然價格也高,比如一些深海魚,價格非常昂貴。不過也有一些性價比比較高的魚類,例如鱸魚、帶魚、龍利魚、小黃魚、鯧魚等,這些不僅DHA、EPA含量豐富,而且甲基汞含量比較低,媽媽們可以輪流安排著給孩子吃。
- 要避開高汞的魚
海魚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汞污染,含有微量的甲基汞,長期讓孩子接觸會對他們的大腦、神經系統造成損傷。
美國 FDA(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和 EPA(環境保護署)都明確表示:對于孕期、哺乳期的女性,還有孩子來說,方頭魚、鯊魚、旗魚、劍魚、金目鯛、胸棘鯛等汞含量較高的魚,不建議給孩子吃。
- 刺少、易處理、好烹飪
草魚、鯽魚、鰱魚等,刺多肉渣,分分鐘鐘就能讓人品嘗被魚刺卡喉的痛苦,大人食用時都要格外小心,更何況孩子。
所以在給孩子吃魚這件事上,刺少,易處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則,三文魚、鱈魚、比目魚、鱸魚、鯧魚等都屬于魚刺少,好處理的魚,當然蝦類、牡蠣中的DHA也較豐富,食用起來也方便,媽媽們可以換著給孩子吃。
魚要怎么吃才最有營養?紅燒好還是清蒸好?
在給寶寶烹飪魚的時候,不推薦吃任何生的魚類和水產品,包括壽司和生魚片,這是因為生魚肉中可能存在寄生蟲,長期食用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另外給寶寶烹制魚,最好選擇清蒸、水煮、入餡等方式。首先DHA、EPA不太耐熱,清蒸魚不容易讓魚的營養損失,其次原汁原味對寶寶的味覺發育有利,而油炸等烹調方法,不但會改變魚本身的味道,還會影響魚肉本身易消化的特點,所以不建議給寶寶吃油炸、油煎、腌制的魚。
還有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均衡膳食才是孩子健康發展的根本,雖然吃魚對寶寶好,但是寶媽們也不需要頓頓給寶寶添加魚,同樣吃的太多對寶寶來說,也存在代謝的負擔,任何東西保持適量就好。
校園春色 交換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7337.html- 標簽:,我的魔法美少女們,巴黎淘氣幫,銀元圖片及價格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
這樣吃魚,才能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新研究顯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兒童,平均睡眠質量和智商分數都比不吃魚的兒童高…
-
寶寶愛摸JJ,愛夾腿,是性早熟嗎?要不要阻止?
一歲以后,有些家長發現孩子會有一些讓人尷尬的動作,比如女孩子夾腿,夾被子,用身體摩擦沙發和床沿,男孩子玩自己的小雞雞,有的小…
- 12歲前,別只關注孩子成績,幫娃養成這4種能力更重要
- 想摧毀一個孩子,嚇唬他三次就夠了
- 這個病春季高發,跟感冒癥狀相似,家長要注意區分
- 寶寶的這個“壞習慣”其實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再隨便制止了
- 寶寶發燒時這樣做,就是在害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