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扭轉的經驗教訓
睪丸扭轉又稱精索扭轉,從資料上看,睪丸扭轉在活動和非活動時發病各占一半,一般由于劇烈運動或迷走神經興奮,使螺旋狀附著于精索的提睪肌強烈收縮,導致其扭轉,臨床上分為鞘內型(多見,好發于青少年)、鞘外型(嬰幼兒多見),而隱睪分為腹內型、腹外型。Wright統計發現隱睪扭轉較正常睪丸扭轉的發病率高13倍。睪丸扭轉往往和先天性睪丸系膜過長、睪丸引帶發育不良、隱睪等相關。精索扭轉方向多由外向內,一般90~360度。起病時一般表現為陰囊部劇烈疼痛,向下腹或股內側放射,伴惡心嘔吐。檢查時可發現睪丸上移位置異常并固定,觸壓疼痛,精索呈麻繩狀扭曲縮短。提睪反射消失。普雷恩征陽性,羅希征陽性。彩超示睪丸血流消失或明顯減少,與健側比血流差異明顯。彩色多普勒血流動態顯影(CDFI)在診斷睪丸扭轉及鑒別睪丸附睪炎有決定性的意義。睪丸扭轉,好發于青少年,臨床上并非罕見,主要是患者及部分醫務人員對此病認識不足,錯過了挽救睪丸的機會。從資料上看最早一例就診時間為7h,但因無明顯體征,誤診為輸尿管結石。余就診時間為3~5d,大部分以睪丸炎,附睪炎診治,藥物治療無效后才轉湘雅附一就診。這樣已經失去了挽救的時機了。一般睪丸扭轉后在4~12h就發生缺血壞死,如扭轉在8h內及時診治成功率還是很高,有報道有83%的成功率,如超過24h,基本都要切除睪丸。睪丸扭轉時間過長,也可反應性影響健側血運,繼發精系退行性變,影響生育功能。所以對健側睪丸應采取抬高、按摩、理療等保護性措施,以保證患者生育功能。
在我國應大力普及醫學知識,使患者對此病有充分的認識,盡量做到早就診。我們醫務人員對青少年,甚至兒童的睪丸、陰囊、腹股溝區疼痛要有足夠的重視。不能首先考慮睪丸炎、附睪炎。當起病急、疼痛重、睪丸陰囊腫大,睪丸位置異常,甚至無臨床體征時,我們腦中都要有睪丸扭轉這個概念。在醫院沒有彩超等條件檢查時可試行手法復位,一般左側順時針,右側逆時針方向復位。但就不完全遵從該規律,復位方向如疼痛減輕就是說明是正確的,也可放寬手術指征,不必在鑒別診斷上花太多的時間,等所有的檢查結果出來,鑒別診斷后,可能早就超過手術的最佳時機。在征求患者意見后盡早行探查手術,手術的創傷是很小的,無不良后果,即使是睪丸附睪炎,手術引流也能促進愈合。但錯過了治療時間,影響是一輩子的。術中如扭轉的睪丸尚存生機,在復位后用1%利多卡因精索根部封閉、溫鹽水敷。觀察15min,看顏色血流改變,也可試切開一小切口觀察睪丸有無血流出,再決定是否切除睪丸。如保留睪丸,術后注意要使用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藥物和擴血管藥物,如丹參、阿斯匹林,低右等等,以改善血供預防血栓形成。術后還要進行宣教,促進睪丸功能恢復和預防對側也發生病變。也可征求患者意見行健側睪丸固定,預防扭轉的發生。總之,睪丸扭轉治療并不復雜,關健是要早就診,早明確診斷,早手術治療。在青少年人群中大力普及這方面的醫學知識,不但要作為一種疾病預防治療,而且要作為保健知識廣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