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準,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關注
前幾天朋友跟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說,上周末去朋友家吃飯,這個朋友家住三里屯旁邊。剛進客廳,就看到他 7 歲的女兒抱著攝影機跑來跑去,他問寶貝你在干嘛呢,小朋友說,在拍電影。
原來是朋友給他女兒報了電影課。
除了電影課小朋友最近還在上馬術課、外教課和繪畫課,他問朋友讓孩子學這么多有用嗎?學校又不考,朋友說,「我不知道孩子學什么最有用,但是我要保證她長大后有能力想學什么就學什么。」
這讓我想起,美國的本科生,直到大三才會選專業,在這之前,他們學的都是數學、哲學、藝術、拉丁文這些與專業技能毫無關系的通識教育課程,培養的就是跨學科的底層學習能力。
而這,也確實是我們中國孩子最缺少的。
通識教育,我們真的每個人都該補補課了。
01
哈佛大學是全球通識教育的先行者之一,提起通識教育,大家都會想到那本著名的《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該校通識教育的動作也因此備受矚目。
在中國當前的教育模式里,通識教育已然成為大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更早一點的階段,比如小學,并未得到相應的重視。
為什么?
通識教育對師資的要求是很高的。
通識教育課老師,必須要視野開闊、充滿童趣、熟悉孩子成長發育規律,在課程設置上滲透著廣博,才能和學生充分互動,讓學生有所收獲,完成高質量課堂教學。我國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依舊不太理想,小學階段更是無需多說。
為了提高師資標準,上瀕所有教授通識課程的老師,都必須滿足三個前提:
①具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資格認證;
②培訓時長超過600小時;
③真心熱愛孩子,熱愛教育行業。
02
想在小學階段幫孩子選擇通識教育課的父母,應該依據什么標準挑選?
我們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科學性和系統性。
科學性。保證內容符合孩子成長發育規律,最大化理解課程內容。
系統性。通識教育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的當前階段,還要培養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能力。
「少年常青藤
- 標簽:尋妖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