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女為贍養臥床老母起爭執,法官挨家上門勸說化解糾紛
“老人家,我們已經做通了你子女的工作,你現在可以安心養傷了。”近日,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興仁法庭兩位法官在西亭鎮某村崔女士的幾個子女家多次輾轉、反復調解,最終把贍養問題妥善解決的好消息帶到了因骨折臥床的崔女士床邊。
骨折臥床后,八旬老母將六子女告上法庭
現已八十歲高齡的崔女士與丈夫張某共生育三男三女,兩人含辛茹苦將六個子女撫養成人,六子女均已成家立業。丈夫去世后,崔女士一直隨小兒子共同生活。今年6月,崔女士因意外摔倒導致骨折,臥床不起,眾子女因對老人看傷治療意見不一產生矛盾。
崔女士認為子女們平時忙于各自家庭,對其照顧亦不盡人意,現其生活不能自理,遂將眾子女訴至法院,要求子女們給付生活費、護理費等。
近日,通州法院興仁法庭法官洪峰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訴前調解。調解過程中,子女之間因照顧老人多寡問題相互指責,對立情緒較大。盡管洪峰從人情、風俗、法理等多角度疏導雙方當事人,希望各子女們能明辨是非,感恩父母,對老人盡贍養義務,但最終還是因其中兩名子女對老人的贍養方式和贍養費給付數額問題存在不同意見,致當天未能調解成功。
天氣炎熱,法官為老人挨家上門勸說
子女間為老人養老一事又爭執不斷,法官洪峰考慮到天氣炎熱,老人又癱瘓在床,贍養一事不能久拖不決,必須盡早落實。第二天下午,洪峰和庭長朱衛紅一道來到原、被告所在村,趁熱打鐵再次進行調解。
為避免矛盾激化,兩位法官第一站來到意見較大的一名子女家中。看到法官上門,該夫婦情緒激動,一股腦兒把心中的不滿向法官傾訴。兩位法官一邊耐心聽取,一邊通過嘮家常的方式與他們溝通、交流,逐漸緩解了其心中的不滿。一番疏導后,其表示只要另一名意見較大的子女同意出錢養老,自己就沒意見。
洪峰看到時機已近成熟,又趕到另一名子女家中,對其及家屬反復做工作,該子女表示,“一來養老本是天經地義,二來,看在法官這么辛苦上門調解的份兒上,同意調解。”
一整個下午,兩位法官和書記員從這家跑到那家,一趟又一趟,最終使各子女達成一致意見:老人仍住在小兒子家,每個子女每月給付贍養費700元,并平均承擔老人的醫療費等。至此,一起原本矛盾重重的贍養糾紛終于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畫上了句號。
通訊員 沈高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 標簽:南寧濱湖小學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