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推動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等四個維度,對構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為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更好把制度優勢轉換為效能優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行政體制是國家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國家行政管理承擔著按照黨和國家決策部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的重大責任。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行政體制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將行政體制改革作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治組織結構、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加強依法行政、健全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具有中國特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匹配的行政管理體制逐步形成。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把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作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目標之一,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體要求;此次全會又以堅持和完善制度建設來鞏固已有改革成果,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有力組織保障的堅定意志。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從政有經,而令行為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以人民為中心是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級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論政府機構怎么調整,不論政府職能怎么轉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不能變。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政府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歸根結底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要堅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向前進,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抓好落實是關鍵。當前,我區即將實現全區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的宏偉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到了關鍵時期,正是中流擊水、闖關奪隘之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全會提出的“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明確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真正將全會精神落實在行動上、貫徹到工作中。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職能,強化政府宏觀管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環境保護職能,努力做到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達到目標與效果的統一。要始終做到依法行政,恪守法治精神,堅持依法履職,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強化行政執法監察,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貫穿到政府工作的全過程。要切實廉潔行政,牢固樹立政府過緊日子、群眾過好日子的思想,嚴格執行中央和區黨委關于加強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全面監督,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深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始終做到擔當有為,層層壓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不斷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進一步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在全社會營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們要從我國當前和未來發展的全局出發,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現實需求出發,從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出發,把思想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堅定信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構建起符合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的政府治理體系,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西藏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