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患者如何自我調節
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很多患有強迫癥的朋友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得到及時的系統的完整的治療。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適的心理醫生和經濟原因。為了能真正幫助這樣的朋友,我結合自己成功的治療經驗,花了一定時間,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冊。如果它能給強迫癥朋友一點實際幫助,也可以減輕由于我無法幫助更多的朋友所帶來的自責和內疚了。
幾乎所有的強迫癥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歷史,很多人對治療已經失去了信心。但你應該知道:過去不等于未來,以前治療不成功并不意味著將來的治療也是無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經過全世界驗證的治療強迫癥的有效療法,當然自己操作會有一定的困難,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決心,意志力與領悟力了。

◆ 強迫癥形成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當某一想法、觀念、事物或情境與自身的焦慮、痛苦或恐懼同時出現時,這些想法、觀念、事物或情境就與自身的焦慮、痛苦或恐懼聯系在一起了,通過條件反射,這些想法、觀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備了使人焦慮、痛苦或恐懼的能力。當這些想法、觀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闖入性,就是不可預知的無法控制的闖入我們的大腦時,就形成了強迫思維。
第二階段
為了緩解這種焦慮、痛苦或恐懼回避和逃避行為就產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為成功的緩解了這種焦慮、痛苦和恐懼,這些行為就會得到強化,一直保持下來。如上面所說,強迫思維往往具有闖入性質,所以很多引發強迫思維的情境難以真正回避,這時就會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比如儀式行為,來緩解焦慮、痛苦或恐懼,這些儀式行為也因為能夠暫時緩解焦慮、痛苦或恐懼而持續存在,我們就會認為這些儀式行為是緩解焦慮、痛苦或恐懼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終形成強迫行為。
在實施了強迫行為之后雖然焦慮、痛苦或恐懼得到暫時緩解,但我們馬上就會后悔與自責,這使焦慮、痛苦或恐懼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責,在下一次要實施強迫行為之前,我們就會極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終失敗還是實施了強迫行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與自責的惡性循環之中。這種激烈的內心沖突就是強迫癥朋友的最大痛苦來源。
◆ 自救步驟
一、確定自己的恐懼線索
1、 外在線索
大多數強迫癥朋友恐懼他周圍環境中的某個事物,比如某物體、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強迫洗澡的朋友,經過分析其實自己恐懼的是愛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攜帶這種病毒并傳染給家人。所以每次從外面回來必須長時間的洗澡。這里,愛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懼線索。
2、 內在線索
一些讓人感覺羞恥或者厭惡的內在想象、沖動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慮和痛苦。這一類就是內在的恐懼線索。比如,想傷害自己或親人的沖動,開車時想撞人的沖動,不反復的去做某一動作就會有災難性的后果發生等等。
外在線索和內在線索并不一定同時存在于一個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線索,有些人只有內在線索。
二、確定自己的回避行為
強迫癥朋友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慮,對于可以引發自己恐懼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為,這一點和恐懼癥朋友一樣。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為。
三、 確定自己的儀式行為
儀式行為是為了減輕由強迫思維帶來的焦慮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種儀式性的行為。儀式行為可以分為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外顯儀式行為比較好識別,如反復洗手,反復洗澡,反復檢查等等;內隱遺失行為識別起來相對困難,如某人沒有外顯的反復檢查鎖門的行為,但每次鎖門后他都不放心,這時就會在頭腦里數1、2、3、4、5,數3遍以后就認為好了,門已經鎖好了。這種在頭腦里數數的思維就是他內隱的儀式行為。
四、確定恐懼等級
面對一個情境或事物一點都不恐懼,記0分,極度恐懼記100分。把第一步所確定的恐懼線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懼線索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序,每十分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