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康書記到李維民 吳剛:挺高興能藏在角色后面
“東京再見吧,你這個嘩變犯。”隨著最后一句臺詞落地,吳剛又完成一場《嘩變》的演出。
在影視劇中,他是《人民的名義》的“達康書記”,是《破冰行動》的李維民,而在話劇舞臺上,他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嘩變》中的辯護律師格林渥。
吳剛演格林渥已經13年,他還憑此摘得了中國話劇金獅獎。但他在接受專訪時說,其實直到現在,演出時他還有點誠惶誠恐。關于影視角色,他說自己挺高興,能夠藏在人物后面。
《嘩變》劇照。李春光 攝
“挖了多年的渠”
吳剛的走紅要從2017年的《人民的名義》說起。他將劇中性格耿直、一心為公的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演得分外出彩,細致到每一次走到辦公室,每一次坐在椅子上的狀態都不同,連編劇周梅森都說,想給他寫一篇《吳剛表演藝術論》。
“達康書記”一夜之間成為網紅,網友們紛紛為他做起表情包。“老干部”吳剛還擁有了偶像般的待遇,那年的《茶館》開票“秒光”,沖著吳剛買票的觀眾不在少數。直到現在,每逢他演出,首都劇場的門口總是聚滿粉絲,后臺擺滿鮮花。
網友做的“達康書記”表情包
在外界看來,吳剛是“大器晚成”,而事實上,他“挖了多年的渠”才“水到渠成”。《鐵人》中的王進喜、《潛伏》里的陸橋山、《梅蘭芳》里的費二爺、《白鹿原》里的鹿子霖,凡是吳剛演過的角色,沒有戲份大小,只有演得到不到位。
不過,他投入時間最久的,還是話劇舞臺。他常說一句話,在北京人藝,他見過真正的藝術家是什么樣。
視頻截圖:《潛伏》中吳剛飾演陸橋山
來劇院是掙不了錢的
吳剛第一次見到這些藝術家是在1985年,他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報考了北京人藝演員培訓班。
吳剛算是童星,小時候就曾參演過一部兒童電視劇《大輪船來了》。加上他在北京長大,對北京人藝一直有份情結。上中學時,每次騎自行車路過首都劇場,他都要下來看看門口的海報,心里想著“如果有一天我能站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
所以考試那天,當吳剛看到面前坐著的于是之、鄭榕、藍天野、夏淳、林連昆,他的反應是“這可不得了了”。
《人民的名義》劇照
吳剛準備了一首詩歌,具體的內容他早已忘記,只記得他在家里準備了很長時間。雖然表現青澀,但老師們都很寬容。至于后來為什么會被錄取,他倒是一直不敢問。
然而,吳剛的家人卻極力反對他去人藝。那時他還考上了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為了能夠演戲,他放棄了電臺的工作。
等到了北京人藝,事情又不簡單,他們還要在一年之內面臨淘汰。來到劇院的第一課,班主任林連昆就告訴他們:“來劇院是掙不了錢的,你們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舞臺上。要想掙錢,我給你們兩天的時間,你們可以離開這里。”
但是兩天之后,所有的學生仍坐在教室里,直到現在,很多人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我們知道這個機會太難得了,所有的學員們都非常努力,應該說是太努力了。”吳剛說。
《鐵人》海報
這個招牌不能砸在手里頭
之所以那么努力,除了機會難得,還因為他們前面,有眾多老藝術家在身先示范。只要沒事,老藝術家們就會去給他們上課,跟他們聊天,聊做人、聊對戲劇的態度。
吳剛第一次上臺演戲,是在《蔡文姬》里跑龍套。他們班的同學都站在后面當群眾演員,看著先生們在前面演,他都忘了自己在干嘛。吳剛說,光在排練場的時候,他都已經看傻了,先生們演戲真不得了,他們哥兒幾個都說:“下來真得好好練!”
有幾年的時間,吳剛一心撲在話劇上,他先后參演了北京人藝的幾部大戲,從龍套到主角,包括《天下第一樓》《雷雨》《北京人》《茶館》《日出》。畢業后,同學們先后去外面演影視劇,他倒是不著急。
《茶館》劇照。李春光 攝
“你出去后代表的是北京人藝,到任何攝制組,別人問你是哪個單位,你說北京人藝的,OK開始吧,所有人都會看你的表演,看你有沒有達到北京人藝的表演要求。”吳剛說,這就需要在舞臺上打下扎實的基礎。
他第一次出去拍戲,那些演職人員都說,我們跟北京人藝的老師拍過戲,他們太優秀了。這給吳剛的壓力非常大,他一定要做到最好,因為“這個招牌不能砸在手里頭”。
《嘩變》劇照 李春光 攝
《嘩變》——這個戲我等了十多年
雖然演過那么多部話劇,但對于吳剛來說,最有緣分的當屬《嘩變》。它講述了軍事法庭對凱恩號戰艦嘩變的審判過程。1988年,英若誠把這部作品翻譯成中文,并在北京人藝首次排演。朱旭演艦長魁格,任寶賢演辯護律師格林渥。臨到開票前,任寶賢突然失聲,劇院找了吳剛作為備份,緊急排練了一星期。
大概從這時候起,吳剛開始對格林渥“情有獨鐘”。第二年,《嘩變》再演出,飾演瑪瑞克的演員出國,吳剛得以進入《嘩變》劇組,和老先生們同臺演戲。
2006年,人藝決定重排《嘩變》。劇院給吳剛打電話,他說他只有一個要求——演格林渥。“我說這個戲我等了十多年,其他的角色我都不考慮,只要讓我演這個角色,我一定參加。”
轉眼間,《嘩變》又演了十多年。但是,直到現在,每次演出,吳剛還有點誠惶誠恐。因為這個劇本奧妙太深了,他看了若干遍,演了很多場,但是每一次都會有新鮮感。這也推動著他,不能有任何懈怠,他說這就是“戲劇的魔力”。
吳剛和兒子參加綜藝《一路成年》
首度參加真人秀:太累了
近段時間,吳剛還攜兒子參加了一檔真人秀。觀眾們看得很過癮,吳剛卻大呼“太累了”。“我已經跟編導說了,下一季絕對不參加,這玩意兒是玩命啊。”
一直以來,吳剛對參加綜藝都比較慎重。之所以答應,主要是因為兒子。兒子一直在國外讀書,他們很少有機會能夠獨處,節目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平臺。
“我從他身上吸取很多東西,我們能夠共同成長,我覺得挺好。”吳剛說,從這方面講,其實錄綜藝也挺好玩。
一邊是綜藝,另一邊《嘩變》又在演出。這兩年,他的作品雖然不很多,但卻在“穩定輸出”。在他看來,不管是《人民的名義》還是《破冰行動》,他挺高興能夠藏在人物后面,“觀眾認識的是這個角色,而不是吳剛,那么我成功了”。
“能夠給觀眾留下更多鮮活的人物形象,對一個演員來說是最大的滿足。”吳剛說,他還想多演些能夠觸動內心的人物。
關于話劇,他也不曾放松。他總說,他們這輩人是坐在大樹底下乘陰涼,當下亟待解決的是尋找優秀劇本,推出幾部能夠留世的新戲。(袁秀月)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