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做出”《抉擇》重現《天路》
《天路》 高尚 攝
吳京安等演員排練《抉擇》。王小京 攝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大劇院在十一期間,以10臺23場精彩演出喜迎國慶。在這10臺作品里,以紅色主旋律為主題的兩部優秀精品劇目極為引人關注:除李寶群編劇、宮曉東導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抉擇》將首次與廣大觀眾見面外;剛剛榮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的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也將迎來第十二輪演出。
話劇 《抉擇》
演出時間:10月2日至6日
吳京安領銜主演,四虎將抗日
由李寶群編劇、宮曉東導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抉擇》截取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抗爭史中的吉光片羽,將無數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用藝術手段凝縮形塑成舞臺上鮮活的人物群像。《抉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48年冬日的決戰前夕,張禹峰,鄭一虎等四位主人公是抗日戰爭中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義結金蘭,相約生死與共、患難同當,但在非常時刻他們卻面臨著一次異常艱難的生死抉擇,吳京安飾演四兄弟中的老二、抗日名將張禹峰,面對兄弟情、袍澤情,堅持理想信念,為使中國獲得新生,犧牲個人生命都在所不惜。
原創話劇《抉擇》由國家大劇院歷時兩年精心組織籌劃,集結了一大批國內話劇界優秀創作人才,先后前往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徐州、淮安、南京等多省市實地采風,深入體驗生活,收集了大量生動鮮活的創作素材,并研讀了大量史料,采訪了許多專家學者。劇本數易其稿,反復修改打磨。
編劇李寶群回憶創作歷程說:“《抉擇》的寫作是一次挑戰,一次困境中的突圍。我和我的合作者走了很多路,訪問了很多地方很多人。我的情感在燃燒,我的思想在飛揚,我仿佛看見那烈焰燃燒,硝煙彌漫的戰場,看見那些整裝待發視死如歸的戰士。我希望這部戲能用藝術的方式把那段鐵血歲月,那些人,那些往事重現于舞臺之上,獻給七十年后的人們。”
《抉擇》由著名演員吳京安、洪濤、宗平、尹詩先飾演四虎將。在大裂變大紛爭的年代,他們逐漸走向不同的道路。10月2日至6日,《抉擇》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獻給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浴血奮戰的先烈們。
他們是一群真實的人,一群值得書寫的人,一群值得我們重新體驗生命的人。——李寶群
舞劇 《天路》
演出時間:10月5日至6日
“筑路”“心路”共建青藏鐵路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12周年,2018年“七一”期間,國家大劇院推出了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歷時三年精心打磨,迄今為止,已演出48場,成功打造出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2019年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更是獲得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這部以“青藏鐵路”為創作背景的現實題材舞劇,圍繞改革開放重點工程“青藏鐵路”的修建歷程及其成果,將青藏鐵路興建、停建、復建的現實歷程與西藏地區人民精神之路的訴求作為舞劇的兩條線索,著力展現一個“筑路”與“心路”交織前行的故事。以真摯動人的現實題材還原了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的民族情、戰友情、姐弟情、母子情,頌揚了不畏艱險、勇于奉獻的“天路精神”,為當代舞劇創作題材帶來一股新風。
作為國家大劇院繼《馬可·波羅》之后的第二部原創舞劇,《天路》集結了一批在國內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創作表演團隊:國家一級導演王舸、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斌、著名作曲家印青等藝術家組成核心主創團隊;活躍在中國舞劇舞臺的優秀青年舞蹈家領銜主演,共同打造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壯烈之路,于方寸舞臺之間,用舞蹈語匯勾勒出一段執著堅守的力量之路。舞劇中喜慶祥和的“春種”、詼諧逗趣的“相遇”、熱情奔放的“帽子舞”、眾志成城的“擁軍”、浪漫熾烈的“情愫”、氣勢磅礴的“勘探群舞”和剛勁有力的“打墻群舞”等舞段深受觀眾喜愛,將技巧高超的軍旅舞蹈和風格濃郁的藏族民間舞展現得淋漓盡致。
據悉,將于10月5日至6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舞劇《天路》,將以“文華大獎”原班人馬亮相——“盧天”飾演者黎星、“央金”飾演者馮敬雅、“索朗”飾演者拉巴扎西等將攜手北京歌劇舞劇院青年舞蹈演員,以最平凡的身份訴說最偉大的故事,為觀眾送上來自青藏高原的一份感動。(劉臻)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